涌泉导师团“我跟导师学讲课”系列活动,我知道很久了,这次有幸能参与其中,我的内心是激动而紧张的。这是一次难得的近距离跟老师学习如何讲课的机会,是对于自己能力的提高锻炼,同时我也担心辜负了老师的指导和期望。 经过与指导老师邓海平老师的交流和沟通,本次讲课内容为“穴位故事”的分享交流。虽然只是一次分享交流,但是为了要给学弟学妹们做一个好榜样,我也用心地去准备了每一个环节。 本次“穴位故事”的分享,我以“冬令进补”为主题,讲述了身体上的两个“补穴”:补先天之本的肾经原穴“后溪”和补后天之本的胃经合穴“足三里”。分享内容从这两个穴位名字的起源和解释以及异名开始,依次讲解了定位、主治、配伍穴位和病案分析。同时,为了增加分享的趣味性,我从《黄帝内经》、《景岳全书》等古籍中择取几句名言承上启下,以此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真切意识到自己学识的匮乏。对于穴位主治和配穴知识掌握得并不扎实的我不得不用心查阅资料,积极与老师沟通以保证内容的正确严谨。 为了让学弟学妹们从我的分享中有所获得,我在自己讲述内容的同时,也比较注重跟大家的互动。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不懂得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导致抛出的某些问题没有人回答,还好在邓老师的帮助下还算顺利地完成了互动环节。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在切身体会了讲课分享的全过程以后才意识到老师每次游刃有余地给我们讲课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为了不辜负老师的辛劳,我们应该努力夯实基础,积极实践。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纸上得来终觉浅,这种分享经验讲课的形式应该让更多的同学体验,对于自己所学知识有所检验,对自身学问和演讲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对老师的辛勤付出有所体验和尊重。 导师团活动的意义大抵就是如此,在导师们的指导下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亟待提高,在导师们的帮助下少走弯路,更快进步。 2014针推 曹少颖 2017年6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