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我校兼职教授黄龙祥来校与师生开展学术交流。上午,黄教授莅临针灸推拿学院与中青年教师、学生代表座谈交流。针灸推拿学院院长房敏,党总支书记赵琛,副书记马杰等出席。期间,黄教授与师生们围绕针灸教材的编写、中医文献的研究方法、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黄教授指出,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中,要传递给学生文献阅读的方法和路径,这既是学科独立性的体现,也是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同时,他强调文献研究不能脱离临床,要重点研究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文献,展现古典针灸学的生命力,并且针灸学科的发展一定要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 下午,黄教授以“开启《黄帝内经》的钥匙”为题,同全校广大师生一起分享了自己“走进兰室,挖掘宝藏”的心路历程。他回顾了20多年起步于学生时代的寻钥探宝之路,从微观,宏观和内观三个视角指出了入门的“三条路径”,并以自身从宏观视角切入研究为例,呈现了内经的理论体系框架,最终在“黄帝之问”反复提及的“营卫气血”及“不离色脉”中找到了开启《黄帝内经》之门的钥匙――“血气”,还原了古典针灸从血―血气―气血―气的演变过程。同时,从刺灸部位,病机,诊法,治法等十个方面对这一论断加以论证,并以《黄帝内经》的“绪论”《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结语”《灵枢・官能》加以佐证,给我们不仅展示了科学的文献研究方法,也反映了黄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 黄教授指出中华文化强调悟性,《内经》中蕴涵着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观点,要学好中医,理解中医,必须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强调“血气”二字是开启《黄帝内经》之门的钥匙,是中医学的根与魂,是搭建中医理论的大厦,中医人要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并以知识和技术所构筑的高度以及知根知底所奠基的深度,实现中西医的融合发展。 (虎力) |